胃胀不消化,肠道疾病也可能是\"元凶\"
发布时间:2025-04-03
胃胀、消化不良是许多人常遇到的困扰,多数人习惯将其归咎于"吃多了"或"胃动力不足",却可能忽略了肠道问题这一潜在诱因。肠道作为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,其健康状态与消化功能密切相关。当肠道出现功能紊乱或器质性病变时,不仅会引发腹痛、腹泻,还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和菌群失调间接导致胃部不适。
肠道疾病影响消化的机制多样:肠道菌群失衡会改变短链脂肪酸代谢,削弱肠道蠕动能力;炎症性肠病(如克罗恩病)可能引发肠道狭窄,造成内容物滞留;肠易激综合征(IBS)患者常伴随内脏高敏感,使轻微气体积聚即引发严重胀感。这些肠道问题导致的消化不良往往具有隐匿性,易被误诊为单纯胃病,导致治疗方向偏差。
值得注意的是,长期忽视肠道健康可能形成恶性循环。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在肠道滞留发酵,产生过量气体和毒素,进一步加重腹胀症状,甚至诱发黏膜损伤。临床数据显示,约30%的慢性胃胀患者存在肠道器质性病变,及时通过肠镜、粪便检测等手段明确病因至关重要。
对于肠道功能紊乱引发的消化不良,在调整饮食结构、规律作息的基础上,可针对性选用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。传统中成药沉香化气胶囊以沉香、木香、广藿香等行气药材配伍,既能疏肝理气消胀,又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,适用于肠胀气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辅助治疗。建议成人每日3次,每次3粒,2周为一疗程,具体用药需结合临床辨证。若症状持续或加重,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。